新训进行时 | 与时代同频共振——记思政第一课

发布单位: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 发布时间:2019-09-28

2015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辩论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响应。

 

2019924日,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以下简称“暨伯学院”)的新生们迎来了思政第一课。李琼书记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构想作为此次思政课的开篇,和同学们一起展开了一场思想深刻、意义重大的思政学习之旅。

 

主讲人李琼书记

 

关于“我”

 

这堂思政课的第一环节从思考“我”的属性开始。

 

李琼指出,“我”有自然、集体、文化、社会等属性。此外,“我”的属性可以通过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无限延伸。接着,她与同学们进行了一次互动:邀请大家在纸上写下“主语+我”的自我定义,然后举手分享,以找到更多自己与他人的交集。

 

李书记与同学们互动

 

关于“我们”

 

我们彼此之间有太多相同与不同,其中相同部分就叫做我们的通用属性。

 

首先,我们都是暨伯学子,共同生活在暨伯学院这个大家庭中。暨南大学和伯明翰大学两所高校也有着共同属性:百年底蕴,历史名校,情怀浓厚,校友杰出,对外开放,联合办学,教科领先,作为非凡。

 

我们能够进入暨伯学院,接受两所名校的文化熏陶和学术滋养,是我们的幸运。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忘却自身的责任。

 

时代正在召唤青年人。我们应不懈奋斗,努力成长为拥有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胸怀家国的有为青年!

 

同学们认真记笔记

 

关于我们所处的“微环境”

 

人类的发展是一个个同心圆向外拓展的过程,社会、祖国的发展也是如此。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中,就一定要关注身边的“微环境”,找到自己与它的契合点。

 

李琼在这一环节与我们分享了两个“微环境”:

 

一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包括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九市,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发达的湾区经济以庞大的经济体量、宜人的环境、包容的文化氛围、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成为区域乃至国家的中心,以强大的辐射能力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换句话说,它意味着无数个就业机会、多元化的发展前景和幸福度高的湾区生活,未来可期。

 

二是近期的香港事件。李琼详细讲解了香港反修例事件缘起,对香港社会的影响以及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要保持社会繁荣稳定,应坚决维护“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抓住大湾区发展机遇,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做出新贡献。

 

回顾70年,展望新未来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70年的时间里,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制度创新支持着国家的进步,改革开放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速度”;人民生活水平从解决温饱到迈向全面小康;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实现井喷式发展……这一切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

 

今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们,同学们要做到坚定信仰,找准方向,砥砺前行,争做时代弄潮儿!

 

“少年强则国强”,暨伯学子们应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与国家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做自强不息的新青年,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去!